返回首页

成为高执行力领导者必备的7个条件_环球观焦点

来源:领导力修炼

【第0764期职业化执行铁军】王国钟:为什么员工做事不主动?必须培养这个思维了!


(资料图片)

《成为高执行力领导者必备的7个条件》

导读

领导者不仅要对下属严格要求,更要严于律己,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缺点所在,坚持学习,不断进步,以超越自我为目标。

来源:网络

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领导执行力,有一句话说得很准确,“有卓越的领导者,才有卓越的组织”。只有重视领导者的条件,发挥领导者的魅力,才能建立执行力文化。

经济学家席尼·芬克斯坦告诫各位领导者,要注意避免以下七大恶习

1.认为周围环境由自己和企业所主导

导致如此的直接原因是高估自己的能力,当企业遇到问题时,不去想办法解决,而是自以为能扭转形势。

的确有很多“英雄人物”可以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个人魅力达到目的,但是市场情况和商业竞争千变万化,往往会出乎意料的复杂,所以仅仅凭借“个人英雄主义”难免会遭到挫折。

2.将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混为一谈

如果领导者把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混淆在一起,有时为了自己的私利,会做出不符合企业需求的决策。

3.自以为是

自以为是的直接表现就是喜欢吹嘘自己,把假想的东西当作事实。似乎很多人都期待自己的领导能迅速解决所有问题,这是错误的观点,也是思维误导,因为在当今不断变化的世界,没有任何人能迅速解决所有问题。

4.排除异己

这个恶习的表现是不愿意听到不同的声音,对那些不肯服从自己的或提反对意见的人毫不留情地铲除,这样做的后果是没有人敢提意见,甚至在领导者明显犯了错误的时候,也不会有人提醒。

5.沉迷于做企业的形象代言人

爱出风头,喜欢在公众场合、社交场合、媒体面前展示自己,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是企业的形象塑造人,可是有时候领导者的形象特征与企业的形象并不一致,甚至掩盖了企业的特质。

6.低估形势的严重性

在遇到非常严重的阻碍时,把其视为可以轻易解决的小麻烦,结果延误了解决问题的时机,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。

7.固守过去的成功模式

人都有惯性,尤其是愿意陶醉在自己的成名曲中,下意识里会延续过去成功的模式,这样做的后果是使得自己固步自封,与时代脱节。  

【自检】

以下是一些企业领导者的行为,你认为是犯了以上七种去错误中的哪一种?

(1)在一次公司的讨论会上,员工甲对张经理的方案提出质疑,并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,张经理心里很恼火,不久后找了一个借口把员工甲调到了其他部门。

(2)有客户投诉产品的质量不好,客服部领导认为这是一个小问题,不予重视,结果使得产品质量得不到改善,投诉越来越多,企业最终失去市场。

(3)李总认为自己的形象很好,完全可以做企业的形象代表,所以在公众场合总是爱表现自己,可是他所在的企业经营的却是女性用品。

(4)王总去年成功地开发了一个度假村的楼盘,在市场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,所以今年他决定再按照去年的成功模式炮制另一个楼盘。

作为一位具有高执行力的领导者,必须具备下面七个条件:

1.了解自己的企业和员工

一位具有高执行力的领导者对自己的企业和员工应该了如指掌,知道企业的发展目标是什么,有哪些挑战,怎样才能战胜挑战;也知道企业的人力资源分布有哪些优势和缺点,企业有哪些优秀人才,还需要什么样的人才。

2.实事求是

具有高执行力的领导者不论是处理问题,还是做决策,都需要实事求是。他会使用科学的工作方法,比如市场调研、竞争分析、顾客消费行为调研、获利分析等等,用数据来说话,而不是凭感觉。

(点击图片查看详情)

3.订立明确的目标和优先顺序

作为一位领导者,要处理的工作自然很多,千头万绪、繁琐复杂,因此必须首先确定哪些事情重要,需要先做,哪些事情可以放一放,稍后再做。只有明确自己的目标,排出优先顺序,才能提高工作效率,避免资源和精力的浪费。

4.后续追踪

后续追踪是一位优秀的领导者应该具备的工作作风。一项任务布置下去了,领导者的责任并不是就此结束了,任务有没有完成?完成的情况怎么样?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?……这些问题都要通过后续追踪来解决。

5.赏罚分明

赏罚分明的制度能够保证优秀的、勤奋的、突出的员工得到嘉奖,而使其他的员工得到鞭策。当企业取得成功时,领导者应当论功行赏,奖励那些做出贡献的员工;而当企业遭到挫折时,领导者要及时找出原因所在,并首先检讨自己的责任。

6.传授经验

领导者应该把自己的成功经验传授给员工,在企业中进行推广。另一方面,传授经验也包括组织员工培训,让员工学习和掌握最先进的理论和技能。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,只有广大的员工提高了能力,企业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。

7.超越自我

领导者不仅要对下属严格要求,更要严于律己,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和缺点所在,坚持学习,不断进步,以超越自我为目标。

免责声明:本号致力于好文推送,内容仅供学习、交流之用,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。文章综合来源网络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,若涉及版权问题,烦请后台联系
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