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吸食孩子的能量,就是世间最好的父母|最新资讯
#夏日生活打卡季#
父母在家庭里不断释放负面情绪,孩子很难不被熏染,变得暴躁悲观。
(资料图)
父母是孩子的榜样,当你给孩子展现一个正能量满满的模样,孩子也会逐渐往充满希望的正路上走。
作者 | 哎呀妈
在《少年抑郁症》一书中,看到一个女孩小高的故事。
5岁那年,爸爸被迫下岗后,妈妈几乎把工作之外的时间全放在她身上。
盯着她学习,要她看书、写字、画画。
有一次她记不住乘法口诀表,妈妈突然情绪失控,在教学楼前暴打她,逼她背到会为止。
爸爸创业之路磕磕绊绊,家里一度没有收入,妈妈把焦虑和愤怒都发泄在她身上。
动不动就打她打到皮青脸肿,还用语言侮辱她,甚至往她脸上吐口水。
就这样,长时间遭受妈妈的“情感暴力”,她的情绪越变越糟糕:
焦虑、暴躁,头痛失眠,有自杀倾向,被确诊为“重度抑郁”。
原本学习优异、乖巧懂事的她,因为妈妈的失控,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。
看到这个故事,想起心理专家李雪说的:
有些父母,通过吸食子女的能量来洗涤自己的灵魂。
因为被负能量困住,无法燃起对生活的希望,所以强行将自己的愤怒、焦虑、恐惧、委屈转移到孩子身上。
硬是把孩子拉到和自己一样的处境中,他们才感到舒服、释放、平衡。
在他们这里,孩子是自己能量的来源。
他们通过打压孩子,训斥孩子,缓解内心的不安和恐惧。
然而他们忽略了,孩子的能量一旦被吸取,就无法再焕发出该有的生命力。
育儿专家钱志亮在小学任教时,班上有个奇怪的小女孩。
上课总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,下课也不和别人玩。
有天放学,他看到小女孩一个人坐在教室,便过去关心她。
这才得知,女孩根本不想回家,更不想和父母待在一起。
因为她一回家,父母要么吵架,要么就在她面前唉声叹气,说自己很累、家里没钱……
女孩听多了,她本能地反感、厌恶。
然而,她内心的压力、悲伤,连同一个屋檐下的父母都未曾知晓,只能一个人默默承受一切。
不是所有人,都知道成为父母后该说什么,该如何善待孩子。
总有一部分父母,心智稚嫩像小孩,任性妄为,口无遮拦,完全忽略眼前的孩子比自己还敏感、脆弱,更需要保护和照顾。
在他们充满戾气的内心世界里,无辜的孩子成为“救命稻草”,用羸弱的身躯撑住他们沉重的情绪压力。
心理专家陈默教授曾接触过一个大学生案例。
男孩一米八,长得很帅,精神却长期萎靡不振,一点都不阳光,整个人看上去很压抑。
问到家庭情况后才知道,男孩从小父母离异,打那以后就成了妈妈唯一的情感支柱。
妈妈要求他什么事情都说,不能有所隐瞒,否则就会以伤心、生气、愤怒等负面情绪道德绑架他。
从2岁到20岁,男孩经历整整18年这种“精神折磨”的生活,最终被妈妈折磨得透不过气。
心理研究表明:
那些长期生活在充满敌意、负能量环境的孩子,更容易退缩、无助、失去控制、自我攻击。
特别是父母放任自己的失控行为,不停攻击孩子,吸食孩子的能量,实际上就建立了一个恐惧主导的环境。
孩子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对抗外界的负面影响,很难有额外的能量让自己健康成长。
当他的心理能量被父母的牢骚、不满、打压耗竭后,就像身体失去该有的免疫力防护,各种心理疾病随即而来。
《金牌调解》有个女孩,读大学时被确诊为重度抑郁,只能退学回家。
父母一开始无法理解,为什么她好端端会生病,一定是她不对。
可在心理医生和现场嘉宾的引导下,女孩生病的真相浮出水面:
原来,从小到大,女孩动不动就被父母打。
妈妈平时工作忙,没心思管她,可压力一大,就会把所有不好的情绪都发泄在她身上。
至于爸爸,只要炒股亏了或者觉得她不听话,也习惯拿起衣架打骂,否定她的想法和念头,将生活的不如意转移到她身上,从不解释理由。
就这样,女孩整天活得胆战心惊,情绪压抑,直到大学逃离家庭后,心理问题瞬间爆发。
孩子有没有生命活力,和父母有关。
父母整天满口的抱怨、否定和攻击,孩子是不可能在这样混乱的土壤中开出亮丽的花来。
父母把家当成情绪的“垃圾场”,孩子只会活在“垃圾堆”里,无法快乐和自由。
生活纵使有很多不如意的事,但为人父母,为孩子计,永远不要“吸食”孩子的能量。
每一个孩子都是极其敏感的小生灵,是父母能量的接收器。
让他更好地成长,享受幸福美满的人生,父母应该做到传递足够的正能量,给他未来铺好花路。
用鼓励代替打击,用肯定代替否定。教育专家尹邓安在孩子上学读书那会,每天都会对孩子做两件事:
第一件就是拍拍孩子的肩膀、摸摸他们的头;
第二件事是对他们说“你真棒,你比爸爸强”。
在他的鼓励、肯定下,两个孩子都充满动力用心学习,儿子还考上了名校爱丁堡大学。
再弱小的孩子,都需要父母语言上的正向激励。
父母的关爱,会让他感觉到自己有价值感,而这是他正能量的来源。
自我觉察,做好负面情绪管理。身边一位朋友,有段时间因为工作压力大、烦心事多,就习惯吐槽、发牢骚。
发现儿子不大爱亲近自己后,她特地买了一个“不抱怨手环”。
只要一觉察到自己在抱怨,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,坚持做到手环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。
就这样,朋友慢慢改掉了发泄负面情绪的坏习惯。
父母要学会自我觉察。
特别是自己内心有大量的负面情绪积攒时,要用正确的方式化解,比如做一些喜欢的事情转移注意力,或找身边成熟的人倾诉,调整状态。
时刻提醒自己,不要什么话都对孩子说,孩子还小,承受不起父母情绪之重。
自我赋能,和孩子一起成长。《兰海说成长》有句话这样说:
“孩子的成长,对于我们每个成年人来说,都是最大的挑战——挑战的不仅是我们的耐心,还有我们的眼界。”
特别是如今的环境,孩子接受的信息、眼见的东西日新月异。
父母无法再用过去的方式去对待、教导孩子。
育儿即育己。
把自己还原成一颗种子,重新学习和成长。
迈开学习的脚步,很大程度是传递一个信号:孩子,爸爸妈妈愿意为了更好照顾你,重新开启学习之旅。
而这件事,本身会给孩子带来莫大的力量。
每一个做父母的,都无比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茁壮成长。
他的能量支撑自己走多远,离不开父母的精神供养。
从今天起,为了孩子,请好好滋养自己。
只有父母成熟了,成长了,孩子才能更爱自己,活出生命的价值和希望。
点个赞吧,与父母们共勉。
标签: